查看原文
其他

芸芸倾听 | 资深媒体人李秦衡:厚积而薄发方显大度


文传,栖居的园地。

转眼间,《芸芸倾听》

已陪伴大家走过了一学期。

本周起,继续为您讲述。

分享资深专家的行业经验,

聆听优秀教师的教学感悟,

讲述优秀学子的学霸养成记。

记录砥砺前行的文传人。  

不忘初心,继续前行。

看今朝,文传人,在路上。

与您相约——《芸芸倾听》。




本期《芸芸倾听》访谈嘉宾是我院电影电视系资深媒体人、新闻学科带头人李秦衡教授。


记者将带您走进李秦衡教授的故事,分享资深媒体人、高级财经记者理解世界、专研教学的切身方法和思考。



大学财经老师:意外的安排  春风化雨


10月,在上午的编导基础课程结束后,记者在教室采访了学院电影电视系资深媒体人、新闻学科带头人李秦衡教授。说到青年时期的故事,李老师侃侃而谈。



在大学毕业时,李老师被分派到了陕西省财政厅,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。去报道的这天,厅领导亲自接待,并征询李老师的意见:可否去厅所属的财政专科学校任教三年,因为他们是文革后的第一批学习经济专业的大学毕业生,财专太需要专业老师了。三年后如果想回财政厅上班,所有处室随便挑。李老师听从了领导的建议,不成想,这老师一当就是十几年,他逐渐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感情。三年后,即便有了回财政厅的机会,李老师没有去,继续选择了任教。



“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春风化雨的。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无意识地影响着学生,言传身教——老师就是学生的榜样。”这是李老师多年后回顾自己教学生涯时的一个深刻感悟。



在不做教师多年后的一天,李老师偶然在网络上查阅资料,在一篇文章里偶然看到了自己的名字,点击进去才知道这是自己曾经教授过的一名学生。当时,这名学生已经成为了陕西省一位小有名气的作家。学生在文章中使用了老师的真名,并讲述了他和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。文章中,学生写到:我微不足道,当时表现也不起眼,但李老师很信任,让我做了班长,这让我有了很多自信,这份自信与鼓励让我的生活轨迹也有了改变。读到这段文字时,李老师非常感慨,教师是学生的人生引路人,做好好榜样这点非常重要!



职业生涯转型:不忘初心,为梦前行


一次偶然的机会,李老师看到了报纸上刊登的一则成都经济电视台招聘记者的消息。当时,李秦衡老师已经36岁,超过了应聘记者年龄的上限,他犹豫着是否报名。成都经济电视台的公开对外招聘,对李老师来说也许就是他圆梦的最后一次机会。



儿时,李老师就是一位胸怀新闻理想的人。因为普通话好,文字功底还不错,童年时期的他深受老师的器重。中学期间也一直担任学校的广播员,还兼任县广播站的一些业余工作。多年的锻炼,使李老师逐渐成为能写稿能广播的多面手。这也为他埋下了新闻理想的种子。高中一毕业县广播站的领导就找到学校,希望李老师能担任县广播站的播音员兼采编工作。由于个人家庭原因,李老师婉言谢绝。恢复高考,填报志愿时,他一连填报了七八个大学的新闻学专业,但阴差阳错没能如愿,最后被经济类院校录取。



这时,爱人的鼓励和支持让李老师平添了几分勇气:“你不过才超过一岁而已,如果你们台领导要的是有能力、有实力、有社会阅历和知识积累丰富的人,他不会在意这一岁。如果他真的在意这一岁,这样的单位,你不去也罢。”于是,在招聘报名的最后一天,李老师果断地报了名。尽管报了名,但毕竟没有经过新闻学专业系统的学习,李老师心里有些担忧。


当时有3000多人报名,没想到李老师顺利入围,一路过五关斩六将,通过了各种笔试、面试的考核,最终和另外28位“勇士”一起,成为了成都经济电视台的记者和编辑。但进台最初的一年多时间,李老师并不轻松。尽管拥有丰富的财经知识和多年积累的社会阅历,但作为初入电视台行业的“新手”,李老师必须从零开始。 “头几年,每天刻苦钻研各种知识和技能,包括视频制作技术、新闻制作等等,都到半夜两三点,不下苦功,是很难胜任这份工作的。没有那几年的历练和积累,就没有今天的厚积薄发。”李老师谈到当年的经历,至今还是心有感慨。


厚积薄发:

知识的发酵来源于知识之间的串联与缝合


“厚积而薄发”是李老师一生秉持的观点,也让我们很受用。2001年西部论坛在成都举行。当时,台长点名让他去加入报道组和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一起合作采访,尤其是报道中涉及采访省部级领导的部分。李老师有些纳闷。台长说,“只有你去采访才能够采访出东西来!”


这段经历让李老师印象深刻,他也用这段经历,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,“知识的积累、阅历的积累在人漫长的一生中都是有用的。知识的发酵来源于知识之间的彼此串联与缝合,这才有了‘厚积薄发’。所以积累学习时,不抱太多的功利心,想到这个知识学了之后马上就要用到。有时,积累到一定时候就能学以致用。”



采访中,李老师给到同学们一个建议,“在刚刚汲取知识、积累人生阅历的时候,知识它可能会在你的脑海中形成一个格子,学会分门、别类。什么样的知识就丢在什么样的格子里去。知识与知识、经历与经历、阅历与阅历是不搭界的,但是当你的脑子里知识与阅历融合的时候,脑子里的格子就会被全部打破了。”


李老师的职业经历在他自己看来更像是一个骑驴找马的过程,最终他从事了儿时梦想的职业。李老师说,“每个人的阅历不同、知识积累不同。对你的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加工,也就是把你的阅历、知识、财富逐渐变成了别人能够理解和接受的东西,也就成为了你内化的技能。”



对于新闻学子,李老师还建议,“如果想在这个行业闯出一片自己的新天地就应该不断壮大自己,不仅是专业方面,在哲文史、心理学等方面也应该有所涉及。”作为新闻学科带头人,我们请李老师推荐了一些书目给新闻学子。


李老师为我们列出了这样一份书单——

《白岩松给年轻人建议的9本书》: 


《照着做,你就能掌控你的情绪》


《世界顶级思维》


《菜根谭大全集》


《你的任性必须配得上你的本事》


《人性的弱点》


《曾国藩全集》


《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全集》


《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》


《太较真你就输了》


“读一本好书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更远的世界。不管出于何种目的,多看书总是好的。有些知识储藏在你的脑子里就是你自己的,用不用的到都是自己的,厚积而薄发方显大度。”李老师如是说。




 记者手记: 

整个采访过程愉快而轻松。在我看来,能在大浪淘沙中留下的必定是十分厉害的人。当过大学财经老师,做过财经记者,现在是我们新闻专业的资深教授。李老师的脸上看不出一丝的得意与傲慢,多了亲和与对我们后辈的鼓励,这让我觉得很佩服。



   人物名片   


李秦衡教授,资深媒体人,曾任江苏商业管理学院系主任,成都经济电视台财经记者、主播、栏目责编,四川新闻网网络电视台内容总监,四川传媒学院播持系教授、新闻学科带头人。


曾参与或主创的《每日财经》、《证券之夜》、《车周刊》《消费成都》等栏目多次获奖,为电视台名牌栏目,深受观众欢迎;主创并拍摄制作的《聚焦优势企业》等专题节目获省、市好新闻奖;应马来西亚沙巴州旅游局邀请,独立拍摄制作的纪录片《浮光掠影看东马》,为其永久收藏;独立制作的专题片《我们万众一心—5.12特大地震百日祭》赴泰国、马来西亚等国以及欧盟相关机构巡回展播,引起较大反响;为企业拍摄、制作的《潭酒崛起》、《和越减震越无疆》等电视形象宣传片,深受委托方和业界好评。


文字 | 2016级新闻采编与制作1班  马均燕  罗茜  程绍恒  

图片 | 由李秦衡老师提供

责编 | 王   婷   刘珥婷      

美编 | 李雅倩


往期回顾

视频 | 请签收这份2017迎新视听盛宴

校际合作 || 大文传与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海外留学项目,可搭直通车!

台前与幕后,狂欢与奉献——文传学院迎新晚会幕后的那些事

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举行“青春献礼十九大 不忘初心跟党走”迎新晚会


 选择"扫描图中二维码"进行关注。                

点击"阅读原文"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